拆弹专家
章在山(刘德华饰)是香港警队“爆炸品处理科”的一名高级督察。七年前,他潜伏到头号通缉犯火爆(姜武饰)的犯罪团伙中,在一次打劫金库的行动中,章在山表露了其拆弹组卧底的身份,与警方里应外合,成功阻止炸弹引爆,并将火爆及其弟的犯罪组织一网打尽,可惜在千钧一发之间,火爆逃脱并扬言誓要报仇。复职后的章在山很快被晋升为警队的拆弹专家。七年后,香港接二连三遭遇炸弹恐怖袭击,警方更收到线报大批爆炸品已偷运入港,一切迹象显示香港将有大案发生。就在香港人心惶惶之际,城中最繁忙的红磡海底隧道被悍匪围堵拦截,数百名人质被胁持,终于现身的火爆威胁警方炸毁隧道。章在山唯有将火爆绳之于法,才能拆解这场反恐风暴背后的惊天阴谋。
三叉戟
电影《三叉戟》讲述了三位临近退休的老警察——"大背头"崔铁军(黄志忠饰)、"大棍子"徐国柱(姜武饰)、"大喷子"潘江海(郭涛饰)的故事。他们意外卷入一桩涉及数百亿巨额资金的洗钱大案中。三人组成的"三叉戟",直插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操控的犯罪集团最深处,誓要一查到底、除恶务尽。
点评方面,电影《三叉戟》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广泛好评:
1. **角色塑造鲜明**:黄志忠、姜武、郭涛三位实力派演员的精湛演技,为"三叉戟"组合的三位老警察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。
2. **剧情紧张刺激**:影片以一桩巨额洗钱案为线索,层层推进,环环相扣,紧张刺激的破案过程引人入胜。
3. **主题深刻**:电影通过"三叉戟"组合的行动,展现了人民警察面对罪恶时的勇敢和正义,传递了邪不压正的深刻主题。
4. **情感真挚动人**:三位老警察在办案过程中建立的深厚友谊,以及他们对警察事业的热爱和坚守,令人动容。
5. **导演手法新颖**:高群书导演在呈现故事时选择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,专注于人物更边缘、更复杂的一面,呈现了极致的江湖道义和情谊。
6. **社会意义强烈**:影片涉及的案件背景与当下众多老百姓的遭遇息息相关,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。
7. **演员阵容豪华**:除了黄志忠、姜武、郭涛等实力派戏骨,还有欧豪、韩庚、魏晨等年轻演员的加盟,为影片增色不少。
8. **情感表达真挚**:姜武在首映礼上表示,刑警的生活远比电影中展现的要辛苦,表达了对警察职业的敬意。
总的来说,《三叉戟》是一部集合了精彩剧情、精湛演技、深刻主题和社会意义于一身的电影,值得一看。
八佰
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,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,上海濒临沦陷。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(杜淳饰)率420余人,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,留守上海四行仓库。与租界一河之隔,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。为壮声势,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。“八百壮士”奉命留守上海闸北,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,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。
该片的故事背景选择了1937年的淞沪会战,正是民族经历最为惨痛的灾难的时期,导演希望不计代价拍好这个故事 。
影片花在剧本打磨的时间长达4年。剧本最初叫《八百壮士》,拍摄视角普通,叙事方式传统,完全将重心放在歌颂英雄层面。但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,更特别的构想被提出:将剧本改编成一部非类型片,突破传统战争片视角,以多重角度来描绘故事。没有男女主角,却以散点的群像来拼凑成完整画面,极力呈现出一种芸芸众生的感觉。相较以往电影,减少了对正规军的描绘,增加笔墨在“杂牌军”的呈现上。因为这些角色性格、行为的转变,更贴近观众,更能折射出真实的人性,表现生而为人的尊严,扔掉了过去的怯懦和自私,勇敢面对与奉献。
苏州河对岸的百姓、飞艇上列强观察员们的面部反应和变化,也被纳入电影情节叙事。整部影片完成的是一幅社会画卷,南岸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,赌场老板、文人、要饭的、童子军、白俄妓女,他们都共同地关注这件事儿,从看客的麻木一直到最后投身其中,形成了一个社会结构上的变化。